近年來隨著包裝工業的迅速發展,特別是感光樹脂版材和激光雕刻陶瓷網紋輥的廣泛應用,使柔性印刷的發展日趨加快,同時也大大帶動了柔性版油墨.的快速發展。從已投入使用的柔印機來看,無論是窄幅的還是寬幅的,無論是進口的還是國產的,都能夠滿足包裝印刷晶的要求。每年增加的設備在40臺左右。
商標標簽、塑料軟包裝、折疊紙盒是目前包裝印刷品市場中采用柔印技術的三大門類。然而相對于歐美,我國柔性版印刷仍處于發展階段。其原因除技術和裝備材料方面外,還存在認識上的誤區,影響了柔印的正確發展。為什么中國的柔性版印刷發展遠不如預期的那樣快呢原因是對于柔性版印刷投資存在許多誤區。
從設計和印刷分離看認識上的誤區
印刷不是照相,各種印刷方式都有其擅長的一面,也有其局限的一面。例如膠印的實地印刷,色彩一致性就較差,網點還原性則很好,而柔性版則正好相反。如何讓了解印刷工藝的人參與設計,是柔性版發展的重要一環。換言之,設計只要能充分發揮柔性版的優點,而回避其短處,則柔性版也可以達到相當精美的印刷效果。經常有人會問,柔性版能印多少線數甚至拿一個膠印產品問柔性版能否達到其效果,這都是大家對柔性版認識的誤區。柔性版可以印到200線,CTP制版也可以使網點擴大率減小,形成1%的網線,但是實際意義不大。因為柔性版印刷方式本身的網點擴大率比膠印要大得多,套準精度也差不少。何況200線1%的網點會使耐印率大大降低,使印版成本成倍增高。其實,如何設計柔性版產品,女口何設計制版工藝,如何協調耐印率和產品效果,才是問題的關鍵。
柔性版印刷屬于凸印范疇,凸印的特點在柔印上暴露無遺。百分之十幾以下網點的丟失和百分之七八十的網點并糊,以及網點中心的空虛,使得柔印在圖像階調的表現上受到很大限制。
雖然使用進口印版和正確制版可以使情況有所提高,但不能根本解決問題。
毫無疑問,柔性版印刷有其獨特的優點,比如,實地線條的墨色濃艷,批量生產色差小,可以使用水性油墨,可以應用特殊材料等。柔性版印刷之所以能夠生存下來并得到發展,就是由于它具有其它印刷方式所不能替代的優點,而不在于網點印刷效果能否與膠凹印相媲美。要使柔性版印刷得到健康發展,揚長避短是正確使用和認識它的根本。
從市場細分看柔印應用上的誤區
當人們知道柔性版承印材料廣泛時,很多客戶簡單地認為它們?么都能印。從功能上講,也許理解還算正確,但從經營上講,就不對了。為什么現今同時存在膠印、凹印、柔印為什么存在單張紙印刷和卷筒紙印刷?就是因為各有其適應的市場。我們既不能夸大,也不能否定某一印刷方式的作用和價值。每一臺柔印設備都有其適合的產品,從工藝、材料到成本的綜合考慮,才是一種科學的方法。只有這樣,柔印才會有市場,有價值。
如果你希望一臺柔印設備能從薄膜印到卡紙,又能把各種印刷方式和工藝(膠印、柔印、凹印、絲網印刷、水墨印刷、紫外印刷、冷燙金、熱燙金、覆膜等等)都能聯上,那么你的期望注定是會失敗的。美國柔性版之所以成功,其市場的細分,設備的專用性,成本的相對優勢是主要原因。
再有,不少人認為,柔性版印刷適合于中小批量的產品印刷。但實際上,柔印由于印版和制作費用,網紋輥、模切刀等方面的原因,其生產成本還是較高的,尤其在小批量生產的情況下。在我國,柔性版印刷應用比較好的廠家,大多有穩定的長線產品,其中大多是煙標和酒標。尤其是窄幅機組式印刷機,主要供產品連線生產包裝用。
因此歐美所謂商業印刷廠大多使用膠印,以適應那些沒有自己印刷生產線的企業中小批量產品印刷的要求。
從務實的角度看設備投資上的誤區
前面說到了網線和應用上的誤區,那么在印刷設備投資上,存在哪些誤區呢
有人希望設備檔次越高越好,其實不盡然。一句話,是不是高檔設備印出來的產品就可以賣好價錢呢回答當然是否定的,除非低檔設備不能滿足產品要求。務實正是美國柔性版印刷成功的關鍵。
也有人說設備配置越全越好,各種產品都可以做。當然,設備配置越全;其市場適應性越好,供貨商能得到更多的利益。但是,你還能掙到錢嗎針對每一個業務,你設備的價值利用率是多少投入和產出不合理,競爭優勢又何在另一方面,聯線工藝太復雜,設備效率會大大降低,員工技能要求大為提高,廢品率也大大上升,這對投資人都是十分不利的。
還有人說伺服是高技術,是方向。其實,伺服技術已發明幾十年了。各廠商都有伺服技術,對于一小部分業務也確實有幫助,但是千萬不能夸大它的用。試想,為什么膠印設備中伺服技術沒有得到廣泛應用很簡單,沒有商業價值。這會造成投資的大幅度提高,與由此產生的效益不成正比。
當前發展柔印存在的主要問題
柔性版印刷被公認為是一種最優秀最有前途的印刷方式。這一方面在于其印刷的廣泛適應性和經濟性特點;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在于柔印所采用的水性油墨,突破了傳統意義的溶劑型油墨,具有良好的印刷適性和優良的環境性能,正好符合現代包裝印刷的發展趨勢。但為什么在國內很多人的意識中,認為柔印只能印一些質量低、要求不高的低檔印刷晶,不如膠印、凹印能夠保證質量。問題出在哪里。
配套材料問題
目前國內還不能生產高網線、長壽命網紋輥,一些高質量、高精細印品的油墨和特種用途的油墨、四色加網用的油墨和UV油墨還沒有國產化。因此我國使用的大部分配套材料幾乎全部靠進口,年進口額為6億元左右,增加了柔印成本,使得目前國內柔印的成本高于凹印和膠印(因為凹印、膠印在我國已經歷長達20余年的發展歷程,設備、材料均已實現了國產化,所以無論是設備投資費用還是制版及后加工的成本都有很大下降)。這導致柔印在我國包裝市場上的價格競爭力很弱,包裝市場對柔印的,接受程度不高。
設備問題
作為一種獨特的印刷方式,柔印機生產技術有待開發。目前國內已能生產小型、低檔柔印機,但還需提高質量和精細度,現在比較成熟的136線in或150線in.而膠印、凹印175線in的印刷已經非常成熟,對原搞的還原極為出色。另外,20世紀80年代引進的設備多數已經到了更新期重新引進又無資金。
使用差距問題
柔印使用水溶性油墨,得環保特別是在食品、飲料等包裝上占有優勢。但現在凹印也已經廣泛使用水墨、醇溶性油墨,再加上我國現階段對環保的重視程度相對較低,市場低迷,客戶最終要求成本一降再降,所以柔印環保優勢難以發揮。
隨著我國包裝印刷業的發展,柔印的高質量、高效率、低成本的特點在國內等到體現。加之,其無污染具有良好的環境性,也會有助于柔兇在我國包裝印刷領域等到更加廣泛的應用,F階段,在考慮大力發展柔版印刷,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設備的同時,更應注意根據國情立足于國產化,充分考慮到實用性和經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