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鏈接打開方式
1、新窗口打開
優點:用戶點鏈接的時候,當前瀏覽的內容不會被替換,不需要通過前進、后退去看自己看過的內容;
缺點:訪問一會,就會產生大量窗口,占用資源。每個窗口都需要手動關閉;
2、當前窗口打開
優點:可以一直在一個窗口內看內容,不會打開很多窗口、占用太多資源。窗口只有一個,關閉容易;
缺點:當用戶需要看幾個頁面的內容,或者需要對比著看的時候,就很麻煩。或者必須按住SHIFT點擊鏈接,但很少人知道和使用該操作;
3、有選擇的使用新窗口和當前窗口
優點:可以比較人性化的解決以上兩種方式所帶來的不便。不會大量增加窗口數量,同時用戶也可以在多個窗口切換閱讀;
缺點:用戶在點某個鏈接時的需求未必與設計人員的想法完全一樣。用戶無法確定到底現在這個鏈接是在新窗口還是當前窗口打開,給用戶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
二、如何選擇鏈接打開方式
1. 對于同類型的信息,使用同樣的鏈接打開方式;
2. 中國人更接受鏈接在新窗口打開的方式;
3. 以下情況使用新窗口打開:
頻道的內容鏈接、導航鏈接、文章內延伸閱讀的鏈接、文章的相關內容鏈接、在用戶需要對同類型產品進行比較時;
4. 以下情況使用當前窗口打開:
文章的分頁標簽、列表的翻頁標簽、文章的上/下一篇文章的鏈接、線性的任務(用戶注冊、發布信息等)、當鏈接屬于用戶線性的閱讀/操作需要時。
三、鏈接可用性設計指南
1. 使用有意義的、易于理解、容易識別的鏈接標簽;
2. 保證鏈接標簽和鏈接到的頁面標題是相吻合的;
3. 不要誤導用戶去點擊不是鏈接的文本、圖片;
4. 重復重要的鏈接;
5. 盡量使用文字作為鏈接的標簽;
6. 使用不同的顏色區分用戶未使用/使用過的鏈接;
7. 提供一致的鏈接標簽;
8. 使用“pointing-and-clicking”的方式讓用戶打開鏈接;
9. 使用合適的鏈接長度,一個鏈接的文字標簽不要超過一行;
10. 告訴用戶哪些是內部鏈接、哪些是外部鏈接;
11. 如果頁面上有一張圖片是有鏈接的,那么就要保證頁面上的所有圖片都是可點擊的。
四.新觀點
1. 讓用戶自己去選擇如何打開鏈接。例如設計師為用戶提供一個詢問-盒子(a small check-box),讓用戶來決定鏈接如何打開。
2. 一些網站使用圖標對鏈接的性質進行描述和指引。如維基百科的外部鏈接,采用小箭頭的形式來和站內的鏈接進行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