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視覺運用,在現代視覺傳達領域中,文字是構筑信息的基本元素。而當文字由敘述向表現提升時,文字的力量在以視覺為導向的平面版式設計中非但沒有減弱,而是空前加強并與版面中其他構成元素共建互動界面,成為傳達信息與深化概念不可或缺的視覺要素,在平面視覺語言的舞臺上展現自己個性魅力。
文字視覺語言的個性化首先表現在造型創意的獨特性上。當今的文字大量應用于商業視覺傳達領域,所傳遞的信息需要清晰、直觀,這樣的環境更加需要新的創意思路,設計師必須在以字體為主要造型語言的基礎上,努力尋求適合輔助主題的各種表現契機,從而使文字獲得新穎的視覺表現力。
近年來,一些設計作品在文字的設計上注重形意結合,通過以“意”造型、以“形”表意之間的巧妙吻合,使文字完成由“意”到“形”的視覺轉換,進而形成文字視覺語言個性化的表現形式。
在文字的設計過程中,一個更為顯著的動向是文字的設計逐漸進入一種新的境界,即通過分解傳統設計中的文字排列結構、進行破壞而有趣味的編排、重組,增強了畫面的空間厚度,從而使版面具有更深的層次文字設計。如果說文字的應用與編排方式在傳統設計中顯得較為單一、呆板的話,那么現代字體的表現方式在應用舞臺上則呈現極大的靈活性,著力尋求視覺上的標新立異,以增強作品的活力與視覺沖擊力。解構這一有效的作法就是從畫面文字的構成形式與編排上進行深入,這樣做既能突出產品的特點,又可以提升視覺的亮點。當然,不同的編排方式會給受眾傳達不同的視覺信息,如:文字與文字之間的大小、間隔、比例、以及文字點、線、面間靈活有機的編排,都會產生多種可能的個性化表現形式。
從傳統的漢字字體結構中進行發掘,漢字的基本結構包含:點、橫、豎、撇、捺、挑、勾及由它們組成的不可再分的折、拐等綜合性筆劃,看其形能“望文生義”,這是漢字所具有的獨特象形性和會意性特質。因此,從結構上進行漢字的造型創意可從兩個層面入手,即“形”的提取和“形”的構成。將文字的局部筆劃形態作為“設計零件”加以選擇性提取,再進行結構變化,采用曲直和疏密對比,使結構通過形象本身激起視覺表現的新視點。這種新的個性表現形式是形式結構上的重構,而非形式上簡單的拼湊。
在標志設計中,文字本身的創意顯得更為重要,必須將復雜多樣的各種企業信息進行整合與提煉,使文字設計既有新穎的造型,又具有與企業形象相吻合的風格特征,最終以簡潔的視覺形式呈現高度的識別性。(設計的基本方法和基礎知識)如“中國銀行”的標志,其造型語言是利用漢字“中”所具有的象形性,結合古代鎏圓銅錢的圖形構成,運用了簡潔的符號形式表現出高度的識別性和形式感,這是設計師對中國文化的深刻理解與巧妙構思的結合。另外,以文字為主配合多種裝飾手法設計也是有效手段,添加輔助紋飾、文字破裂效果、某種特殊肌理與質感的輔助表現等表現手法,為觀者帶來富有視覺意趣的圖形字體。
從以上事例中我們可以體會出漢字具有非常豐富的表情變化,其體態動向、間架結構、橫豎撇捺的視覺流向等均可呈現出個性化、風格化的視覺語言形式,這些都有待我們不斷地深入研究探索,文字的視覺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