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有明顯的網點
印刷中的網點形狀不只是大家想象中的單單圓形一種,以50%著墨率情況下網點所表現出的形狀來劃分,可以分為:方形、圓形、菱形三種。
方形網點在50%覆蓋率下,成棋盤狀。它的顆粒比較銳利,對于層次的表現能力很強。適合線條、圖形和一些硬調圖像的表現。
經長期實踐和觀察,本人認為造成網點丟失的主要原因有3點。
1.印版問題
當生產中出現網點丟失、層次不分明時,要首先考慮印版本身的問題。凹版的廣告工藝比較復雜,而且受經濟條件限制,目前大多數包裝印刷企業沒有自己的制版公司,再加上本身沒有專門的打樣機對印版進行上機前的打樣檢驗,所以印版出現的問題較多。在印刷過程中,若出現網點丟失,對印版而言,解決辦法有:
(1)用專用的印版擦拭劑擦拭印版上出現網點丟失的部位,這可解決由于堵版原因造成的網點丟失。
(2)若擦拭印版不能解決問題,則要用帶有光源的放大鏡仔細察看印版,看是否在印版制作過程中經雕刻或腐蝕已造成網點殘缺。若是制作存在缺陷,則要重新制版。
(3)制作印版時,要根據印刷廠擁有的設備情況和所使用的印刷材料等條件,對原稿進行分析。若有必要,還要對易造成網點丟失的高光部位進行特殊處理,即通常所說的加深。
2.油墨問題
除與承印材料相匹配外,凹印還對油墨的黏度及初干性有要求。發生網點丟失時,在排除印版因素后,就油墨而言,解決方法有:
(1)降低油墨粘度,使油墨具有良好的流平性,以提高油墨對印版的浸潤性能。
(2)改善油墨的初干性,即:降低油墨初干能力,延長干燥時間。具體操作中可加入一些慢干性的溶劑,如二甲苯等,或是更換油墨。
(3)印刷過程中不得再對印版版面做加風吹版處理。
3.印版速度和壓力
在出現網點丟失、層次不明時,也可通過加快印刷速度和適當增大印刷壓力來解決。但由于受到設備限制,通常不易徹底解決實際問題。(責編:高原)
一般來說,兩種網點的角度差在30度和60度的時候,整體的干涉條紋還比較美觀;其次為45度的網點角度差;當兩種網點的角度差為15度和75度的時候,干涉條紋就有損圖像美觀了。
網點線數
網線數的大小決定了圖像的精細程度,類似于分辨率.常見的線數應用如下:
10-120線: 低品質印刷,遠距離觀看的海報、招貼等面積比較大的印刷品,一般使用新聞紙、膠版紙來印刷,有時也使用低克數的亞粉紙和銅版紙。
150線: 普通四色印刷一般都采用此精度,各類紙張都有。
175-200線:精美畫冊、畫報等等,多數使用銅版紙印刷
250-300線:最高要求的畫冊等等,多數用高級銅版紙和特種紙印刷。
調屏網點是90年代以來新發展起來的一種加網方式,它和調幅網點不同之處在于:調屏網點的網點大小是固定的,它是通過控制網點的密集程度來實現階調。亮調部分的網點稀疏,暗調部分的網點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