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設計的意義往往為美感而設計從不考慮設計的作用與目的,所以我們搞清楚設計的意義。一句話:可以讓產品賣出去的廣告!可以為客戶帶來更多利益的廣告!
廣告先行者大衛?奧格威很早就說過,做廣告為的是銷售,不是搞藝術。有銷售力的廣告,就像一支興奮劑,能為客戶的銷售掙得不少分。目前諸多旨在拿獎的廣告人卻背道而馳,這是廣告界的悲哀,他們寧愿榨干自己的腦汁去做那些自以為很棒的創意、美得不能再美的畫面、充滿詩意的文字,卻不對客戶的銷售擔負任何責任。某些獲獎的作品,甚至專業人士,琢磨很久,也不知道廣告到底在說什么、要說什么。多數獲獎廣告滿足的是評委的觀念、審美情趣,超強的邏輯性與善于發掘作品背后動人故事的想象癖好,標榜的是所謂創意者的虛榮心,卻不顧消費者的需要與客戶死活?
中國有13億人口,其中近50%是農民,教育普及不過初中。換而言之,消費者的欣賞能力是有限的,廣告在吸引消費者注意方面大做文章,做足花架子,其實是白白浪費感情,消費者不會為廣告是否有藝術而埋單。其實消費者看廣告的目的是收集有用的信息,以便購買的需要,如果消費者有需求的話,不用你說,自己會滿世界去找廣告。因此,廣告不該舍本逐末,化簡為繁,諸多華麗的外表,只會把消費者拒之門外。另外,中國的企業還處于成長階段,經不起太多的風雨,因此每一支廣告作品,都必須為客戶的品牌增值,為銷售增量。無數的事實證明,幾乎所有只講藝術不講銷售的廣告,都成為市場先烈,成為大眾津津樂道的反面案例,成為大家茶余飯后的談資與笑柄,在沒有好的IDEA之前,不如腳踏實地,在廣告里多喊上幾次的品牌名稱,為客戶的切身利益考慮。
寫完這個,我的思緒開始復雜了,我們在不斷追求華麗效果,大膽創意時,又不得不面對那些所謂“無知庸俗”的客戶(大家應該可以理解)有時我們不得不按照他們說的去設計,盡管我們知道那個不好看.可能你身邊的設計師它只畫了15分鐘完成了一張DM單的設計,那些設計的元素對他來說如同是模版一樣...值得我們深思熟慮的還有很多,在這特別提一點
株洲vi設計中對于我寫這篇文章起到了很大的幫助。